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四川高考 > 文章正文
 
四川:考生人数创新高 填报志愿要明确形势
2007-6-19 来源:成都日报 【字体:小 大】
  全国上下齐关注的高考结束了,莘莘学子辛苦了十数载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接下来大家开始犯难发愁:填志愿,选大学,挑专业,设计人生道路,该如何进行?记者采访了蓉城几位多年来一直为学生、家长咨询填报高考志愿的专家,他们有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明确形势走为上策

  无论是全国还是四川省,今年的报考人数都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10万名,比去年增加60万名,创历史新纪录。其中应届普遍高中毕业生721万名,占71.4%。全国参加统考考生950万,其中文史类考生385万名,占40.5%;理工类考生565万名,占59.5%。据了解,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人数567万,比去年增加27万,也达历史新纪录。今年四川的报考人数是49.88万,录取人数是26.7万人。

  去年,四川许多中低分考生不愿意低就,造成落榜。今年,在报考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的时刻,竞争更为激烈,中低分考生应以有学校可“走”为上策。

  2、捏着考分对号入座

  近年来,高考人数增加,上线生源充足,很多大学第一志愿就录满额,根本没有录取第二志愿的机会。所以,要“稳、准、狠”地选好各批次第一志愿学校。

  所谓“稳”,就是要选择前三年在本省区录取平均分与批次录控线的差值处于稳定状态的学校;所谓“准”,一是算出自己的高考分与批次录控线的差值(也叫批次分差),二是在自己要填报的批次中,每一个志愿梯次都算出几个候选学校三年以上录取平均分与批次录控线的差值的平均值(也叫录取平均差值),三是考虑候选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近两年调整情况、今年报考冷热程度后,用自己的“批次分差”,对号入座而准确地定位一个目标学校;所谓“狠”,就是选择了心仪的大学后,又想保证读喜欢的专业,就要把自己的分给宽余一点,要有“狠心”。

  高校录取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录取平均分和录取最低分。多年来,绝大多数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的录取平均分,与同批次录取控制线(省控线)的差值,是基本稳定的。不管是高考试题的难与易,省控线的高与低,多年来都保持这样一个规律。这也是学校的品牌价值、考生选择学校的方法、学校录取方式等长期形成的。录取最低分与省录控线的差值,由于受“大小年”的影响,波动较大,但是,可以用几年最低分与省录控线的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

  3、分析产业选择专业

  为了避免盲目地追“热”弃“冷”,造在毕业后的就业困难,填报志愿时要根据社会发展目标和国家重大战略举措,选择自己适合进入的行业,确定自己学习的专业。还可以根据自己中学阶段的学科成绩和兴趣,选择适合的专业。如理科考生的理综和外语基础相对好的,可以选择工科类中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语文、外语基础相对好的,可以选择理工科类中的管理类专业。文科考生的数、外较好的,可以选择文史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语、外、文综较好的,可以选择文史类的文、史、哲、医、艺术类专业等。

  4、规划职业贴近兴趣

  填报志愿时,家长应该和考生一起,在对社会诸多职业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为考生树立理想目标,规划人生奋斗路线,选择自己最适合从事的职业,适合自己性格、兴趣的专业。当然,有一部分人对职业性格、兴趣没有十分明显的趋向,可以不受这方面的影响。对于一部分有明显趋向的人,应该通过职业规划工具或职业规划师做出职业规划。

  5、寻找优势赢在起点

  古人田忌赛马,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取得了胜利。任何人都有比较优势,就看自己是否能找到,找到后又怎样发挥。对于广大中低考分学生来说,采用这种策略尤为重要。

  本科段中低分的考生,应该向录取分数较低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学校进军,不要与高分或次高分段的考生去争夺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珠三角、长三角、成都等城池了。专科高分段的考生,要勇于出川,向川外或"三北"的本科学校开办的专科挺进。专科中低分的考生,要有积极的观念,抢占职业技术学院。对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考生,家长应该主动劝其远涉外地读书;农村考生可选择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今后回乡就地发展,优势较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考生,可选择长线的基础应用方面的专业,长期坚持,必成大器。

  (请图片作者与本刊联系,以奉稿酬)

  填高考志愿有专家帮忙

  志愿填报迫在眉睫,每天向本报教育周刊打来咨询电话的家长与考生可谓不计其数。今日上午,本报特邀请两位志愿填报专家在本报接听热线,为众多家长与考生释疑解惑,帮助大家填好志愿。

  开通时间:

  今日上午9∶30-11∶00

  热线嘉宾:《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选择指南》作者 李光辉

  咨询电话:  66167826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毛磊

  咨询电话:  66043151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